校园文化

团员活动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文化-> 团员活动

校团委  王际清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国际主义精神为主要内涵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校团委于12月16日在启迪之星(咸宁)路演厅,举办团校秋季第三期“致敬最可爱的人---志愿军老战士讲过去的故事”专题活动。荣幸的邀请来志愿军老战士贺友柏老爷爷,为我校400余名师生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抗美援朝战斗故事。老人的讲述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艰难的坑道战、光荣负伤、三打马拓里、最后的战役、学无止境。

活动伴随着激扬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拉开序幕,观看完一部6分钟的抗美援朝简介短片,贺友柏老人走上讲台与大家分享他亲历的战斗故事。老人今年已是88岁的高龄,但思路清晰,语言幽默,数据详实,铿锵有力。

从分析当前中美关系开篇,五段故事自然衔接又生动有趣。一张张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黑白照片,带着厚重的历史故事,动情之处,不禁潸然泪下,深刻共鸣;讲到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环节,又激发全体师生会心的欢笑。同学们跟随抗美援朝老战士一起回顾了那段硝烟弥漫、殊死战斗的峥嵘岁月。老人的讲课持续了一个小时,全体师生意犹未尽。走下台来,来自八个团总支的团员代表们为老人赠送了小礼物,并热情踊跃的与老人合影留念。

70年来,穿越风雨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历久弥新,犹如一座巍峨的丰碑矗立在中国人民的记忆深处。从1950年10月25日到1951年6月10日,志愿军连续发起五次大规模战役,五战五捷,把敌人从鸭绿江打回“三八线”。从1950年10月入朝参战,到1953年7月战争结束,志愿军在异国他乡奋战了约两年零九个月。保卫和平,反抗侵略。197653名抗美援朝烈士,用生命写就了一部英雄史。

作为中华的儿女,我们更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打败未来的敌人,保卫祖国的领土与祖国的强盛,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回报祖国和那些在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志愿军们,不辜负祖国对我们的悉心栽培与无限期望。

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贺友柏同志简介:

贺友柏、湖南省邵阳县古林村人,1933年出生。读三年私塾,12岁学徒,13岁在煤矿做工,1950年参军,在46军136师407团,历任战士、连、营、团职。1952年赴朝作战,多次参加战斗,负过伤立过功,获两枚军功章。1953年入党,1955年从朝鲜回国后,入石家庄陆军学院,1958年毕业,分配回原部队工作。

1978年转业后任湖北发电机厂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高级政工师、期间所在单位曾两次被评为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个人也多次被行业评为先进工作者。1994年退休,2007年和老伴儿谭自清一道参加咸宁市老年大学,学习诗词书画至今。

贺友柏老战士:

观看视频短片:

老人的三位女儿在活动现场与父亲合影:

工会主席任贤俊、团委书记王际清与老战士合影留念:

全体团干部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