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提高思想政治课质量和实效,打造思政典型案例,培育思政名师,形成“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第五届思政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于5月8日上午8时在勤政楼1号会议室举行,本次活动由公共基础部承办。
校党委书记张海泉、校长易元红、党委副书记李毓红、副校长毛三列、副校长赵杰敏亲临比赛现场指导工作,各系部主任、书记、共青团干部、优秀班主任代表、思政教师代表等共计1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全校各系部共选送11名思政教师参加本次比赛,分别按抽签顺序进行展示。本次比赛方式采取说课和答辩方式进行,其中说课10分钟、答辩5分钟,说课分占比70%,答辩分占比30%,评委根据比赛评审评分指标,结合现场说课和答辩情况进行现场综合评分,根据综合成绩进行排名。
电子信息系 何黎明
机械工程系 阮航
高中部 夏琪
医药系 阮婷
护理系 黄璟
公共基础部 朱函萱
艺术体育系 镇蕾
汽车运用工程系 周颜蓉
农林工程系 陈桢桢
开放教育部 叶宇
旅游管理系 姜露
比赛过程中,各参赛选手坚持正确政治导向,紧跟时代发展脉搏,创新多种教学模式,坚持立德树人,匠心铸魂,充分展现了我校思政教师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扎实的专业功底。
十一位教师展示完毕后,高中部高级讲师郭坚代表评委对参加本次比赛的选手进行了精心点评,他总结道:选手们设计精心、目标清晰、语言生动、案例鲜活、阐释清楚,理论功底扎实,能够遵循教材的基本精神,观点论述准确,回应了学生所关切的热点,展现出了我校思想政治课的授课水平。他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讲什么到怎么讲,从怎么讲深、讲新到讲透、讲活,在场教师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同时,他还提出了因材施教、吃透教材、精心选取素材等建议。
依据大赛评分方案,评委从说课表现、现场答辩等方面对参赛教师进行了客观而全面的评分。最终,依据我校第五届思政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评奖结果,校领导对获奖团队进行颁奖。
校党委书记张海泉同志与一等奖获得者公共基础部朱函萱合影留念
校长易元红同志与二等奖获得者护理系黄璟、农林工程系教师陈桢桢合影留念
校党委副书记李毓红与三等奖获得者汽车运用工程系周颜蓉、高中部夏琪、机械工程系阮航合影留念
副校长赵杰敏与优秀奖获得者旅游管理系姜露、开放教育部叶宇、医药系阮婷、电子信息系何黎明、艺术体育系镇蕾合影留念
最后,校党委书记张海泉同志对本次比赛进行总结发言:“思政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五届,举办大赛的目的是希望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充分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进相互学习交流,增强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和责任感,能理直气壮上好思政课。
张海泉书记的讲话主要围绕思政课怎么看?我校思政课教育存在什么问题?学校如何加强思政课建设三个主题展开,他强调:我校加强思政课建设要在全校一体化思政工作机制上功夫;打造思政金课上下功夫;打造高效课堂上下功夫;创新做法和育人实效上下功夫;加强思政教师队伍上下功夫。希望各位老师在思政课教学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要”和“八个相统一”落实工作,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各位参赛老师在本次比赛中既能展现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能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全面展现出我校思政课教师的风采。希望每位思政课教师始终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不负新时代赋予思政课的历史重任,既要建设好思政课,又要上好思政课,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本次比赛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推动我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对教师立德树人理念的强化、对“三全育人”教育格局的完善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将促进教师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聚焦课堂革命,助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此次思政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是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工作阶段性成果的交流展示会,也是进一步推进学校思想政治课建设工作的再动员。公共基础部将继续发挥好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贯彻“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建、以赛促改”的思路,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思政教师队伍,筑牢我校技能发展根基,为我校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比赛结果如下:
一等奖
公共基础部 朱函萱
二等奖
护理系 黄璟
农林工程系 陈桢桢
三等奖
汽车运用工程系 周颜蓉
高中部 夏琪
机械工程系 阮航
优秀奖
旅游管理系 姜露
开放教育部 叶宇
医药系 阮婷
电子信息系 何黎明
艺术体育系 镇蕾
公共基础部
2024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