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在线

思政教育
您的位置: 首页-> 学工在线-> 思政教育

大家都听说过“医者仁心”这个词,但是大家知道这个词的来历吗?医学家孙思邈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好医生”,孙思邈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给出了标准答案——“大医精诚”。所谓行大医者以解决众生疾苦为大,然而只有具备精诚者,才可承大医之名。“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的品德。《诸氏遗书》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

“仁和”即仁爱之心、和睦融洽,是医者要具有的仁者爱人的思想情操,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医药学家孙思邈提出“医人不得侍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敬畏生命、平等和谐是医德伦理最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最突出的人文特征,从古至今医生承担着生命的重托,职责要求医生必须有仁廉的道德。作为医生,行医天下,要以德养性、以德养身,以“仁”为先、以“和”为重,患者把健康、把性命交付给我们,我们应敬重生命、关爱生命、保护生命,要不分民族、地位贫富、老幼亲疏、仇人朋友、愚笨聪慧,如同亲人同等看待,一视同仁,尽心、尽力、尽职救治,不能依仗自己的专长谋取财物而蔑视生命。每位医生只有时刻保持一颗博爱仁心,时刻以病人为本,尊重病人权益,同情、爱护、关心、帮助病人,以心交心,以情感人,才能增进沟通,赢得病人信任。

古往今来无数医护人员践行者自己曾经许下的从医誓言。华益慰,著名医学专家、北京军区总医院主任医师。专长为胃肠道、乳腺、甲状腺疾病的外科诊断治疗。华益慰从医56年来,做过数千例手术,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没有出现过一次医疗事故和差错。老军医华益慰一生兢兢业业,被患者誉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退休后,华益慰不为高薪聘请所动,被返聘进了北京军区总医院的专家组,仍像以前那样出门诊、查房、做手术。2006年7月底,华益慰被查出患晚期胃癌,同年8月12日去世,享年73岁。他一辈子做一件事:就是对得起病人。爱人,知人,医乃仁术。

他经常说“一个医生,只有从内心里尊重病人,才能对病人有耐心。”“病人只有病情轻重之分,没有高低贵贱之别。”

这段时间以来大家关注得最多的是新冠肺炎,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 。

1月20日,习近平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1月27日,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来到武汉,考察指导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问患者和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 

2020年1月30日晚,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月20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介绍,全国已派出278支医疗队、32395名医护人员从各地驰援湖北。各地支援医护人员占湖北原有医护人员总数8%以上,其中重症医护力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在武汉,建设者们用中国速度建成了两座特殊的医院: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在火神山医院有着一群特殊的90后,2003年非典时长辈们保护他们,现在轮到他们出征了。“你若生死相托,我必全力以赴”这是医者仁心的承若,更是“白衣战士”的誓言。身处“风暴眼”的武汉重疫区,她们与时间赛跑,和病毒抢人。高风险环境、高强度工作、全身“铠甲”、衣服湿透、脸颊压迫、眼罩模糊成了她们的工作常态。她们负重前行、用心细心、加班加点、亲力亲为、每天认真查房、细致观察患者病情、气管插管、静脉注射等等,她们满负荷运转,周而复始。

她叫黎红玮,是我校1994级毕业生,现就职于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疫情发生后,她于2月9日作为浙江省第三批支援湖北的医疗队来到武汉,目前在武汉市第四人民医院。湖北是她的家乡,近在咫尺确无法与家乡亲人见面团聚,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在武汉战疫已经“满月”了,孩子只能每天隔空思念。在病房里为了患者她不停安抚、开导、照料。点点滴滴见真情,不是儿女胜似儿女。她总是说:“我们辛苦一些,他们康复的几率就会多些”

 2020年2月18日10时54分,51岁的刘智明因感染新冠肺炎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去世,一周前,他刚刚过完51岁的生日。这是疫情发生后,第一位因新冠肺炎去世的医院院长。疫情爆发以来他始终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在武昌医院被确定为定点发热医院后,他和班子成员反复研究改造方案,加班加点改造病区,腾挪病房,事必躬亲。尽管自己也出现发热症状,但仍带着抱病的身体挺身而出,彻夜不休。由于长时间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刘院长不幸感染,但即使在病床上他心里仍然始终牵挂着工作,甚至住进了ICU还在不停处理各种救治事项,安慰鼓励其他病友。刘院长不仅医术精湛,对患者如亲人,在平时大家对他有很高的评价。他的妻子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追赶灵车,让很多人落泪。他的同事失声痛哭,大喊:“永远做您的兵”。

武汉市协和江北医院29岁的消化内科医生夏思思,在抗击疫情一线因接诊一位七旬确诊病人后,她负责管床四天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于2月23日在汉殉职。人们不禁感叹——去世的怎么又是一位白衣天使?怎么不是和毒魔一类的牛鬼蛇神?怎么牺牲的都是那些善良与美丽?正如有些网友说的:“我们不希望医护人员都被这样的铭记!”是啊,谁也不愿以这种方式去死,谁也不愿以这种方式去让人铭记。可为了医者的誓言——“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医者仁心”她不得不用生命去践行崇高誓言,她不得不在国家危难时刻逆行挺立。这也是她日积月累长期修成的本性。因为家庭影响她父母都是医务工作者,夏思思从小就有当医生的立志,2014年医学院毕业后她如愿以偿成为一名白衣战士。从此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祖国的医疗事业,献给了无数需要医治的病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待病人从来就如亲人一般,一位常年患病的孤寡老人总是愿意找她就诊,问其原因时,老人说:“她不仅管治病,还暖人心”,到了饭点,经常管俺吃的”。连她母亲姜文艳也说:“女儿总是把病人看得比家人重要”正如病人送给她的锦旗所写——“医德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除病痛”。这也应了医学泰斗裘法祖那句话“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我们说她是最美逆行者那绝对不是信口开河之言,她善于为领导分忧,领导有难处了,她总是那句口头禅——“有事我,我来”。诸如下乡、义诊等她始终很积极,同事有需求了她总是那副乐观派:“放心吧,我来帮你!”。她去世后办公桌前摆满的“怀念”都是她行善行好的回馈证实。即使住进了危重病室她还曾与丈夫商量——“等我康复后一起上一线!”从平时工作的点滴滴到助人为乐的德之厚积,从关键时刻的英勇战斗到一病不起的最后时刻,她都不愧是武汉这座英雄城里一个杰出代表,一个巾帼英雄,一个时代骄子。我们说她是最美逆行者因为在她的身上表现出了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优秀品质。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革命意志。忠于职守、顽强拼搏的中国能力。从夏思思的事迹中我们不难看出: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如她一样的人在默默地替我们负重前行。

在2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介绍,截至2月11日24时,全国共报告医护人员确诊病例1716例,其中湖北省报告1502例医护人员确诊病例,占全国医护人员确诊病例的87.5%,武汉市报告了1102例,医护人员确诊病例占湖北省医护人员确诊病例的73.4%。在这场战役中我们的医护人员作出了很大的牺牲,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李文亮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宋英杰衡山县东湖镇马迹卫生院药剂组副组长。徐辉南京市中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治工作小组组长、副院长。

2019年7月,从咸宁职业教育集团学校护理专业毕业的李火容,如愿通过了护士证的考试,成为武汉仁爱医院的一员,在拿到护士证的那一天她发了一个朋友圈:十八岁的这一天!言语之中难掩欣喜与骄傲。此时的她一定没有料到,在她的职业生涯开启仅半年,自己就冲锋在武汉抗疫一线,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英雄是一种选择,是一份担当,是临危不惧的勇气,是处事不惊的坚持,英雄是敢于直面穿越风雨后的成长。这是一位武汉仁爱医院的00后年轻医护人员,我们知道她身后并没有长翅膀,但这一刻她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在一间间隔离房中穿梭,我们看到了一位白衣天使,看到了她的医者仁心。

他叫吕再旺,是我校康复专业的在校学生。疫情中他毛遂自荐做起自愿者,帮忙登记、测体温、宣传防护知识、设置路障、给居民送药送菜等。吕再旺说:“我是学医的,在电视里看到那么多医护人员不顾危险坚守一线救治病人,医者仁心,我要向他们学习,为抗疫做一点点事情”。

无私的天使,你用博爱的手腕抚摸者每一个受伤的孩子;你用火热的内心温暖者每一个惧怕的心灵;一双双忧伤的眼睛在你的恬淡中变得安详平静;一张张恐慌的面孔,在你的仁爱中变得坚强无俱。

一袭白素衣,一双纤纤手,一颗炽热心。在如花般的流年里,见惯了人世的悲欢离合,深谙生命的可贵,揣一个天使的梦想,青春不悔,岁月依旧。

向最美逆行者致敬!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附件:

医者仁心(视频链接).ppt

医护系思政课线上教学实施方案.doc